人还是那些人,男女老少“笑开颜”
     “现在学校变化太大了,我们那时候学校三间土房,有的房子四面漏风,吃野菜糊,现在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塑胶运动场样样齐全学生真是幸福呀,” 正在宁陕县城体育场锻炼的宋翠云大妈对笔者讲。
     40年来,宁陕县委、县政府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一五”以来累计筹措资金13亿多元投入民生事业,社会民生从“一声惊雷”到“多点开花”样样都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宁陕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振兴工程,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在安康市率先实现“双高双普”,在陕西省率先实施“营养餐计划”,率先实现“蛋奶工程”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全覆盖,全县普惠性幼儿园从无到有,现在占比达100%;该县财政每年预算资金300多万元,在全国贫困地区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高中入学率从三十年前的不足10%提高到90.1%,彻底让教育事业换新颜。
     不光教育事业,40年来该县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巨大变化。从全国医改启动以来,宁陕县累计投入项目资金8553万元,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城乡医疗水平。坚持巩固扩大医改成果,以“3+2+1”一体化医疗模式不断深化,建成镇村远程会诊系统,县医院“二甲”创建通过,新建了县疾控中心办公大楼和县医院综合住院楼,完成了县医院门诊楼、县妇幼保健院改造装修和13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规范化村卫生室98所;实现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66人。如今,在宁陕的城乡除了学校,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医院。
     “光有了大建设还不算,大服务还必须跟得上。今年因细支气管扩张症和间质性肺炎在县医院先后2次住院治疗,花去医药费13313.11元,出院后各项保险报销了13139.74多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城关镇狮子坝村二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天建如实说。
目前,宁陕县职工、居民,新农合患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72%和73%,报销最高限额分别达到24万、8万、15万。近3年来,全县累计资助“参合”175600人,新农合救助216591人次。救助困难居民7200余人、流浪乞讨人员51人,累计支付医疗救助资金515万元。2010年12月1日零时起,宁陕县医院正式实施“药品零差价”措施,成为安康市首家实行药品零差价的公立医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往日“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民谣一去不复返。
     同时,宁陕结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订单”培训方式为主,开设客房服务、计算机操作、中式烹饪、大鲵养殖、食用菌栽培等各种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累计开发就业岗位4000余个,年新增就业700余人,开展创业培训2236人次,发放创业贷款2500万元,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其中有组织转移7665人,劳务输出创经济收入1.31亿元,实现纯收入1.66亿元;累计扶持619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兑现岗位补贴900余万元;新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27个,帮助395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300万元,2800人成功实现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2%以内,就业范围不断扩大。
     2009年初,宁陕县积极争取被列为国家级新农保试点县,同年10月1日在全市率先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7月1日又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年10月1日起将两种制度并轨运行,基础养老金统一提高到100元,如今,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在全县实现了全覆盖;该县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10个,建立了失能五保老人托养中心一个已投入使用,新建县城、江口和太山3所600个床位的“两院合一”交钥匙工程,致力于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集兜底、养老、帮扶与关爱“四位一体”新亮点,确保到2020年五保供养率达到80%以上;同时,该县对全县“一中心三区域”敬老院全面推行敬老院院长法人制、人员聘任制、工资差别制、责任追究制和末位淘汰制“五制”管理制度,大大提升了敬老养老的质量,使老人们笑脸常开,笑颜常在。
宁陕积极整合文化资源,把民间文艺团体、传统文化节目、文化下乡等结合起来,“欢乐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县成文化大厦、15个村级文化中心先后建成,电视户户通全覆盖,开展“送演出到基层”活动,近年来,累计送电影3000余场,送戏下乡60场次,送图书下乡4000余册,送春联10000余副。
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奋进。回望过去,宁陕一路辉煌,展望未来,宁陕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朝气蓬勃、和谐繁荣、生态宜居的美丽宁陕正崛起于秦岭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