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高三秦百姓生活品质上取得新突破。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既提升“均数”又关心“少数”,让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的一年,我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积极惠民生暖民心,全力抓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抓实就业增收,城镇就业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保持了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脱贫人口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的良好态势。抓好公共服务,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持续深化综合医改,83个县(市、区)启动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抓牢社会保障,推动社会保险提升统筹层次、扩大覆盖范围,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3.1万户居民。贯彻落实好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省各级要进一步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要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要完善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机制,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送政策拓渠道、送服务促匹配、送培训提能力、送帮扶守底线,切实推动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要聚焦基本生活强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扎牢社会保障网,就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要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有序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全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保民生、稳增长,尤其要切实做好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

要聚焦均衡普惠优服务。公共服务关系民生、连接民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着眼缩小义务教育面临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关爱制度化,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深入实施健康陕西行动,深化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辐射带动区域诊疗能力提升,加快推广“智慧医疗”新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普惠托育、住房养老等整体解决方案,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化秦岭、黄河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力以赴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三秦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越过越舒心。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