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总体成效情况。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谣言极易传播,在生活中,我们也直面着各种网络谣言。发布会现场,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二级巡视员张俊兵表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综合治理需要执法部门和网民共同努力。面对网络谣言,公安部建议广大网民朋友坚持做到“三不”,即“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加强自我防范。

警惕五类谣言    

     

   

   

自今年4月10日起,公安部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共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张俊兵表示,从这些信息、线索和案件中分析,当前网络谣言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旧谣新传”类谣言、热点案事件伴生谣言、利用新技术新应用编造谣言、涉校园安全类谣言、涉自然灾害类谣言。


“旧谣新传”类谣言指的是网上涉及“偷、抢儿童”等“老旧谣言”在网上反复传播,容易引起社会负面情绪。热点案事件的伴生谣言指的是热点案事件发生后,往往带有巨大网络流量,一些人员借机编造发布涉事网络谣言,以达到蹭流量、博取关注的目的。例如,2023年5月,“湖北武汉一小学生在校内被老师驾车撞倒后二次碾压身亡”事件发生后,四川齐某某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编造“小孩妈妈哭得很伤心都是演戏,一共赔偿了260万”等谣言信息,形成一定规模的传播扩散,给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利用新技术新应用编造谣言指的是,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自动汇聚编造网络谣言,甚至使用黑客技术对网站平台进行攻击篡改,获取管理权限后发布谣言信息。涉校园安全类谣言指的是,一些不法人员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故意编造发布涉校园安全类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此外,一些网民为了博取关注,故意编造涉自然灾害类谣言。例如,黑龙江公安机关对1名为博取关注,编造发布“城子河火山岩即将爆发”网络谣言的网民依法采取了行政处罚。

广大网民应做到“三不”    

     

   

   

近年来,在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中,经常伴随出现网络谣言现象,甚至有的舆情事件就是由网络谣言引发,不仅影响了网上和谐清朗的环境,而且侵害公民个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


张俊兵表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综合治理需要执法部门和网民共同努力。广大网民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识别能力,对网络谣言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另外要坚持理智分析和客观判断,不转发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二传手”;同时要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对自己言行负责的角度,规范网上行为。


公安机关提示,编造传播网络谣言,侵犯公民个人权益,扰乱网络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还涉嫌触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寻衅滋事等犯罪。公民发现个人合法权益因网络谣言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现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线索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源:网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