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融媒讯(记者 党永霖 实习 党永喆)位于秦岭南麓的宁陕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以生态经济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统筹实施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改革三大行动,不仅有力激发乡村振兴动能,而且实现了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惠民和乡村振兴共融共赢。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97元,较上年增长10.1%。

家住宁陕县筒车湾镇油坊坪村陈家湾组村民张志奎,一大早就赶往自己所管辖的林区开始巡查。随后,他又来到自家的天麻地里进行查看。

【宁陕县筒车湾镇油坊坪村村民 张志奎】在干部的帮扶下,我2016年就被县上聘为生态护林员,还种植了林下中药材天麻、猪苓,我家2018年就脱贫了。作为一名生态护林员,我的职责除了管护2100余亩山林,还要提醒进入管护区的人不能使用明火、禁止乱砍滥伐、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张志奎介绍,2016年以来,为了帮他家扩大林下中药材种植规模,镇、村干部先后两次为他家办理了5万元的生态产业全额贴息贷款。如今,他家已种植天麻6亩、猪苓3亩,每年还培育近万袋天麻菌种。仅靠种植中药材,他家2021年纯收入8万余元。同时,他每月还有600元的生态护林员工资性收入。

【筒车湾镇油坊坪村副主任 张西伟】像张志奎这样的生态护林员,我们村一共有12名。我村已发展林下经济天麻、猪苓为主,种植面积30亩左右。目前,我村正积极对接苏陕协作项目发展羊肚菌,从而让全村村民,更好地享受生态红利。

去年以来,宁陕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擦亮“绿水青山”的底色和“金山银山”的成色,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生态红利。通过推行“林长制”,宁陕县共管护天然林240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6%。全县共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9个、垃圾场11个,村级污水处理站23个。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保护动物数量攀升,国宝朱鹮从野化放飞时的26只增加到300多只。

【宁陕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秦岭办主任 姜涛】为了确保群众在保护生态中实现持续增收,宁陕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国土、林业、水利、环保”四位一体的县、镇、村三级生态环保“网格化”工作体系,并成立护林员、护河员、生态“网格员”专业环境保护队伍,实现了生态环境监管全覆盖,1400名群众参与生态保护,年人均增收7000元。同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每年兑现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3079万元、退耕还林补助款200万元、耕地保护补助款430万元,通过惠民政策的落实,吸纳更多群众参与生态保护。

广货街镇沙沟村高关场组村民张胜霞和丈夫余米前每天不到6点,就急匆匆赶到村里的“花栖玥山仓”民宿去上班。张胜霞负责打扫屋内外卫生、准备食材,余米前负责搭建凉亭和修建观赏鱼池,同时打理小菜园的时令蔬菜。

【广货街镇沙沟村村民 张胜霞】每年6月至9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民宿几乎天天都是满的,来自各地的游客都到这来,因为这里的环境好。

据张胜霞介绍,这家民宿原是她婆婆的老房子,由西安一家公司投资改造而成,2021年5月1日开业。民宿共有8间客房,公共区域由茶室、书画室、休闲区组成。装修用的材料是老瓦、老砖、老木头,食材都是当地土鸡、土猪、有机蔬菜等。

【广货街镇沙沟村村民 张胜霞】我们把老房子租给他们,他们每年支付我租金6000元。他们还承包了我家的板栗树和核桃树林地,这一项,又能收入1万元。我们夫妻俩还在民宿做服务员,两人每月工资6500元。仅靠民宿,我们家年收入9.4万元。

去年以来,宁陕县为了用活绿色资源,将生态康养旅游与壮大山林经济相结合,不断壮大“菌药果畜”主导产业。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农业股副股长 赵成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种植板栗、核桃37万亩;养殖中蜂3.2万箱;林麝和梅花鹿养殖达1500头;建设天麻、猪苓、魔芋、食用菌等各类专业示范村22个;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个。全县生态农林产业覆盖面75%以上,群众从事生态农林产业年人均增收2650元。

与此同时,宁陕县还依托山水资源,聚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

【宁陕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分管负责人 汪淼】宁陕县先后建成了悠然山、上坝河、汶水河漂流、秦岭峡谷漂流等核心景区,打造了皇冠健康小镇、广货街运动小镇,培育了渔湾、蒿沟、七里、海棠园等国家旅游重点村和特色旅游村,开发了旬阳坝、朝阳沟、天华山等森林康养基地,群众通过围绕核心景区兴办农家乐、从事旅游服务业、劳务务工等途径,收入持续增加。

为了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宁陕县还先后建成了核桃、板栗、蜂蜜、猕猴桃等深加工生产线和甜糯玉米、食用菌、葛根3条初级加工生产线,制定富硒产业企业标准2项,新开发富硒旅游产品6个,培育规上农林产品加工企业7家,全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有效确保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宁陕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抢抓机遇,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着力打造特色绿色食品、特色养殖、森林康养、乡村民宿、研学旅游等特色产业,拓展了群众就业渠道,让宁陕百姓致富增收路越走越宽敞。